- 发布日期:2025-08-05 16:29 点击次数:185
在脾胃病形成的过程当中,脾的功能会最先下降,而后由脾及胃,最终会引发一系列的不适。
所以“脾虚”在脾胃患者中往往是高发证型,而脾虚之后还会涉及其他脏腑的病变,比如:肝郁脾虚、脾肾阳虚,脾肺两虚、心脾两虚等等,结合近期大家后台留言的情况,今天来详细讲一下心脾两虚这种情况的具体问题和应对方法。
最近后天有不少患者反映,除了一些正常脾胃不适(腹胀、食欲不振、嗳气、消化不良)的表现之外,还出现了失眠、心悸、多梦、健忘等不适,用了一些健脾补脾的药物之后,情况并没有改善很多,还是会反复出现,这是为什么呢?
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“失眠、心悸、多梦、健忘”这几种症状。从中医的来讲:心为君主之官,主血脉、藏神。主要依靠心气的推动和心血的充盈来完成一些列的功能。如果心血亏虚,心脏没有充足的濡养,心气就会虚弱,心血推动不足,就会出现心悸。 而同时心血亏虚,心神容易失守,心神不安就难进入深度睡眠,所以会失眠、易醒的情况,而心神不安,就会导致梦境杂乱、甚至是噩梦连连;并且“脑为髓之海”,心血不足的情况下,心血无法正常运行,濡养脑髓,所以就会出现健忘,记忆力下降的情况。 所以当出现“失眠、健忘、多梦、心悸”等情况的时候就说明有心血亏虚的情况。另外中医讲:脾属土,心属火,火生土,脾与心为母子关系,如果这时候再加上有脾胃上的问题的话,就很容易形成心脾两虚的证型。
这种情况下如果只健脾的话,虽能改善气血生化,但已生成的气血若无法被心有效利用,就会陷入“补脾不养心,心虚仍耗脾”的恶性循环中,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朋友健脾补脾之后,效果不明显的根本原因,那心脾两虚该怎么用药解决呢?下边给大家讲一个中成药,补气、补血、补脾、还补心。
这个药名为人参养荣丸,由:人参、白术、茯苓、炙甘草、熟地黄、当归、白芍、黄芪、肉桂、五味子、远志、生姜、大枣,12味中药组成。
其中人参、白术、黄芪、茯苓、炙甘草就是我们常用的四君子汤加上了黄芪,可以很好的提健脾益气,改善腹胀、胸闷等问题。
熟地、当归、白芍就是(四物汤去掉了川芎)在这里发挥滋阴养血,填精益髓的作用;肉桂温补心脾之阳,避免补益药壅滞,助气血生化与运行。五味子敛气,防补益药过于发散。陈皮防止补益药滋腻碍脾,确保气血运行通畅。 最后远志、五味子直接滋养心血,安神定志,针对心悸、失眠、健忘等不适。 全方共奏温补气血,养心安神,健脾益肺的功效,比较适合心血不足,脾气虚弱导致的“心脾两虚”的患者。
好了,今天就分享到这里了~
结语:
心脾两虚的治疗需遵循“心脾同治”原则,是因为:脾虚会导致气血化生不足,从而影响心血的生成,而心血亏虚还会反过来损伤脾气。所以说,单纯健脾的话只不过是“扬汤止沸”罢了,只有心脾同治才能彻底防止病情反复出现。 但也还要提醒一点:人参养荣丸虽然可治心脾两虚之证,但是有实证、热证如:感冒发热、痰湿壅盛、阴虚火旺的患者是不能用的。所以用药之前,一定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,不能盲用。
有问题详细跟我讲,辨证之后,找出病机所在后,会给你一点合适的调理建议。